出國勞務未來發展前景 |
來源: 點擊數:1967次 更新時間:2018-03-07 14:29:57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勞動者走出國門,追尋價值高地。與“中國制造”的商品一樣,“中國勞務”也走向了世界,出國勞務市場不斷擴大。商務部的資料顯示,我國對外勞務合作事業起步于1978年底。30多年來,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種類不斷增加,層次不斷提高,所涉及的行業從初始階段以建筑、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逐步發展到計算機軟件開發、飛機維修、工程設計咨詢、工程管理等高技術領域。截至2009年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648億美元;合同額674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02萬人。
為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海外打工,一些勞務輸出大省喊出“派出一人,富裕一家,帶動一片,安定一方”的口號。
亞洲開發銀行的發展報告表明,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其他地區,未來3年的GDP增長率將介于6.5%~6.9%,這一增長率遠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伴隨著GDP的高速發展,亞洲各國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出現勞動力短缺,尤其是技術勞務和管理人員的缺乏。
我國對外勞務輸出的發展方向: 1、大力發展高技術勞務的對外輸出全球范圍內各類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世界各國紛紛放松對高級勞務入境的限制,吸引高科技人才。發展高技術勞務輸出的好處有二:
(1)全面分享WTO《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有關自然人流動自由化帶來的利益。WTO各成員對自然人流動市場準入的承諾只涉及到高級勞務,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對自然人流動中的中低級普通勞務進行限制。向這些國家輸出高技術勞務是我們突破勞務市場壁壘的積極應對措施;
(2)引起國內人力資本投資方向的轉變。高級勞務、技術知識密集型勞務的工資水平遠高于普通勞務、勞動密集型勞務,由此吸引國內人力資本投資轉向在國外需求大、收入高的職業,從而使得大批高素質人才進入這些職業,其中能到國外就業的只是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留在國內,而這樣的人才也正為國內經濟發展所需要。所以,增加高級勞務的輸出,不僅可以帶動國內勞務輸出結構的升級,而且可以帶動國內勞動力結構的優化。對我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講,高級人才輸出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人力資本外流產生的弊端。
2、大力發展服務業勞務的對外輸出服務業勞務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例如,國際醫護勞務市場上對護士的需求量極大,美國2001年的護士空缺率為13%,2003年預計達到15%;沙特阿拉伯衛生部及其所屬醫院雇傭了將近10萬民外籍醫護人員,占其總雇傭人數的86%。計算機產品、軟件及服務業在2000年的銷售額為9000億美元,其中軟件與信息服務市場達5400億美元。社區及公共事務服務行業在很多國家也存在短缺,韓國短缺50%的公共交通服務人員,英國和香港缺乏家政服務人員、廚師等等。大力發展服務業勞務的對外輸出,對于帶動國內服務業水平提高、改變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3、大力發展農業勞務的對外輸出農業勞務的輸出,是指大農業的概念,包括農林牧漁業。我國農村3.3億農業勞動力可以在不降低農業產出的前提下轉移2~2.5億人。這些農業勞動力的過剩一方面是國內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造成,另一方面也跟我國耕地面積狹小、農業資源稀缺有關。據世界銀行1999年的統計,我國只擁有世界上9.6%的自然資源、9.4%的資本資源,卻要為26%的勞動人口創造就業機會。開展農業勞務輸出的實質就是為我國豐裕的勞動力資源配置相應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漁業資源等等。而且農業勞務屬于勞動密集型勞務,非常適合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輸出,培訓成本以及短期調整成本都較低,既減輕了國內就業壓力,又增加了個人及家庭的收入。
總之,開展對外勞務輸出是 “走出去”開放戰略的具體措施之一,是充分發揮我國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實現再就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增加外匯收入、提高人才素質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應創造一切有利條件,積極鼓勵對外勞務輸出的開展。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教你勞務派遣工工傷處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下一篇:興達勞務向您拜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