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6年轟動一時的“中港系”案件,中港集團及其116個會員公司與全國5萬余名客戶簽訂合同,涉及金額超過20億,上演了一場空手套白狼,讓受害者移民打工夢成泡影。
事情經過,犯罪嫌疑人中港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鐘波(加拿大籍華人),組織公司員工虛構門檻低、報酬高的移民項目,再用宣傳虛假成功案例的方式招攬客戶,簽訂合同并向每人收取移民辦理費2-8萬元不等,而實際并沒有幫客戶辦理移民手續,在合同到期后卻無法退款。
2013年10月,德陽綿竹的李某和四川加海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委托辦理因私出境合同及補充協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到美國做木工,賺取高額的工資。但是事情并不像李某想的這樣,四川加海向李某收取了4.8萬元費用,可是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到期后,李某仍然沒有收到任何出國工作的信息,多次催促也沒有效果,直到加海事件案發,李某也沒能拿回4.8萬服務費。
其實和李某相似的受害者還有很多,2015年4月19、20兩日,成都商報記者在四川加海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內發現有數百名人守候在這里,目的都是為了討還支付的中介費。其中還要一名“推薦員”想記者說,他想四川加海工推薦了68名隱私出境人員,繳納了320萬中介費,但是合同到期既沒有安排工作也不給退款。
因為討還中介費沒有結果,很多受害者到派出所報案,并提供了合同、繳費依據等資料。和加海公司一樣的安徽瑞泰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吉林省凱美歐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等全國各地不少出國中介公司均曝出同樣的問題,而背后均指向中港國際投資集團。
時隔兩年再來說起這件事,是想告訴大家出國勞務一定要分辨好項目的真實性,像低門檻、高收入此類項目,這種好事情能讓你碰到的概率大概是0.00%,反正小編不是錦鯉體質。
而且現在也是互聯網時代啦,出國工作的方式也不僅限于通過勞務中介,想出國工作的朋友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搜索出國工作的信息。
此條內容只是想讓大家心中有個警示,出國工作千萬不能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