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對在美務工人員有何影響 |
來源: 點擊數:1484次 更新時間:2019-07-21 16:52:33 |
我國政府祭出“組合拳”反制策略,美國對華貿易爭端遠未消停 中國還有一句貶義的俗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宣布,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禁售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4月16日,臺灣調查機關發布公告,決定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特定碳鋼冷軋鋼品,以及等五類鋼鐵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同時,對特定碳鋼冷軋鋼品,不銹鋼熱軋鋼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國內媒體解讀,最近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中興此次事件的漏洞就正好成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企業、打擊中國芯片產業的切入口。2018年4月18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對原產于中國的鐵道輪轂(RailwayWheels)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顯然,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戰風險陡增,我國臺灣地區、澳洲包括菲律賓等國也開始“站隊”,是為貿易領域摩擦從G2逐步擴大至全球范圍的重要信號,而我國政府也本著(對美方)聽其言、觀其行的原則,發起第三回合的反制。中國商務部4月17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18日起,進口商在進口原產于美國的高粱時,應根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國海關繳納相應的保證金,最高較此前上浮幅度將高達1.786倍!當天晚間,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降準幅度為1個百分點,這是2014年來中國第八次降準。 美方“鏡像稅”VS中國“反制稅”,全球農產品市場“一年之計在于春” 匯易網注意到,中央政府從今年4月2日起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的關稅,其中包括水果及制品、豬肉及制品等美國商品,被媒體稱為“中國打響反擊美國貿易關稅第一槍。”4月4日,中國商務部表示,中國計劃對包括大豆(3891, -18.00, -0.46%)、小麥、棉花(15355, 35.00,0.23%)、高粱、煙草以及牛肉在內的美國農產品征收25%的關稅,該報復清單包括106種美國商品,涵蓋美國生產的汽車、化學品以及飛機。當天消息出臺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跌幅高達4.2%,小麥和玉米(1735, -4.00, -0.23%)期貨應聲跳水。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務工人員的安全保障由誰來保障 下一篇:5月份急招赴以色列裝修建筑工 |